如圖所示,不銹鋼鋼帶表面有油污的鋼帶浸入脫脂溶液以后,表面活性劑便在油膜表面形成吸附,親油基進入油膜內(nèi),而親水基指向溶液內(nèi)部,這就使油膜和水溶液表面的張力下降,比沒有表面活性劑時的油水界面下降很多。油膜便在自身表面張力的作用下產(chǎn)生收縮,于是油膜產(chǎn)生裂紋,脫脂劑便鉆到裂縫中,與鋼帶直接接觸,并繼續(xù)滲透到油膜與鋼帶之間,取代原來的油膜一鋼帶界面,形成新的油膜一脫脂劑水溶液界面,使油膜在能量最小化的動力驅(qū)使下,產(chǎn)生卷縮,表面積越來越小。在清洗液的步步滲透之下,油珠逐步由原來的平鋪變成半球狀,最后變成球狀,離開鋼帶表面。無數(shù)個小油珠以乳化狀態(tài),分散于清洗液之中,它們表面吸附了很多表面活性劑分子,其帶有電荷,相互排斥,形成相對比較穩(wěn)定乳化液。
不銹鋼鋼帶起初油膜較厚時,浸泡脫脂形成的油珠直徑較大,清洗速度也較快。當(dāng)油膜逐步變薄到只有2~4μm時,油珠形成的過程就變得很慢,必須再借助于刷洗、電解等方法來進一步去除不銹鋼鋼帶表面油污